蓝光高清网

标题: “匹诺曹”这个小木偶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作为经典童话形象 [打印本页]

作者: 蓝鸟    时间: 2021-6-5 18:13
标题: “匹诺曹”这个小木偶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作为经典童话形象

 (  )



“匹诺曹”这个小木偶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作为经典童话形象,他又一次被搬上了荧幕,并在国内定档“六一”。但如果观众抱着带孩子来看合家欢童话故事,顺便让孩子接受一下诚实教育的想法来观影,那可能会不适应这部影片的风格。毕竟,它与一般意义上脸谱化的低幼卡通或者贩卖廉价纯真童年的爆米花电影不同,它暗含野心,试图摘掉童话“滤镜”,展现一个真实世界的成长故事。

影片的整体画面风格类似于《潘神的迷宫》或《纳尼亚传奇》。得益于今天发达的图形技术,会说话的蟋蟀、蜗牛太太、狐狸与猫等经典角色都变得更加鲜活。但有着一脸逼真的木材纹理的匹诺曹,开口说话的那一瞬间,还是让我真实地感受到“恐怖谷”效应的存在——当一个非生命体,如蜡像、木偶,逼真到一个临界点,反而会让人感到恐惧不安。

 (  )



导演马提欧加洛尼本是驾驭犯罪/惊悚/灵异类题材的好手,本片也使用了很多冷色调的滤镜,阴郁、对比度很低,有着浓郁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影片其实更贴近《木偶奇遇记》原著作者卡洛科洛迪的创作初衷:对民众的启蒙呼唤,对社会现实的无情批判。

卡洛科洛迪是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支持者,而且身体力行,两次投笔从戎,奔赴前线抗击奥匈帝国的军队。但是独立后的欢乐转瞬就被失望所替代:新政府愈趋腐败,对社会绝望气氛视若无睹。科洛迪将对现实的绝望倾注到政治讽刺寓言的写作上,于是就有了《木偶奇遇记》。这个童话故事不讲王子公主,而是以意大利的基层农村为舞台,匹诺曹就是普通人的典型,单纯天真,但缺乏思考,浑浑噩噩。他们既是现实的受害者,也是造就这个现实的一份子。如何改变?通过描写匹诺曹被诱惑、被教唆、被拐骗的种种经历,作者就是希望大众明白,教育和思考对人的重要性。

 (  )



片子中有一个典型的暗喻,就是匹诺曹与玩伴逃学,被诱骗来到玩具国,一夜之间变成了驴子。“驴子”在意大利语中有“埋头苦干的劳动者”之意,同时也暗指那些成绩不好、怎么教都教不好的坏学生。两个逃学的“熊孩子”,最后变成了驴子,不但受尽虐待,还差点一命呜呼。

在作者看来,只有“教育”才能改变19世纪末期,意大利社会阶级分明、贫富不均、文化水准低落,民众犹如群氓的现实。那些不能接受教育的人,最终只能变成驴子,没有选择。

影片最后,匹诺曹重新回到学校,为了父亲,开始勤奋学习和劳动。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重新获得了蓝仙女的信任和肯定,摆脱了提线木偶的宿命,他的心灵挣脱了躯壳的限制,得到解放。

 (  )



全片很好地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尽管有些深奥晦涩,可能并不适合还在过“六一”的孩子,但其内涵,确实是我们能送给孩子们最好的成长礼物:人之所以为“人”,除了我们有人类的外在特征,更在于有一颗“善良的心”,以及“懂得付出的爱”。如果没了这些,那我们跟那些雕刻得栩栩如生的木偶也没什么区别。这部片子,或许更合适那些备战高考的“大孩子”们看看,读书和接受教育能带给你的,远不止进城拱白菜……
作者: Blue.F    时间: 2021-6-5 22:09
奴嘿嘿hi啾咪啾咪哦i




欢迎光临 蓝光高清网 (https://www.4ki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